委托电话:021-68405216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 885 8895 本网站支持IPV6

宏观环境稳定,期指继续上行

作者:常诚为 来源:恒泰期货研究所 时间:2016年10月27日

摘要


10月中旬统计局公布了GDP,工业,投资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数据,各项指标涨跌不一,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国内需求端有好转迹象,因而对于期指形成基本面的利好支撑。宏观经济发布后,股指市场表现较为平淡,因为对于市场整体投资者来说,目前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宏观经济短期内不可能全面复苏,市场更为担忧的是风险。而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整体宏观经济维持稳定,这也给市场投资者吃了一个定心丸。基于上述宏观经济的判断,我们认为年度吃饭行情还将继续延续。

期指10月呈现出强势反弹并突破压力的走势。国庆长假之后,期指高开高走,一举收复9月下旬下跌调整的失地。但随后在跳空缺口和年线的压力下进行横盘整理,并在B股大跌时顺势向下暴跌做出向下假突破后迅速回升,向上突破收复9月的向下跳空缺口并站稳年线。目前看,上方3140点有一定压力,因为一旦突破该点位,上方较大空间内没有阻力。因此预计多头将需要充分酝酿后择机向上突破。

操作策略

目前来看,中小创此轮涨幅远远落后于权重股。而随着指数不断向上,市场热度提升,赚钱效应会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成交量持续放量,这都为中小创补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操作上,前期盈利多单可以继续持有。空仓者可等待期指出现回调后逢低吸纳多单,品种选择上可侧重于中证500期指。

一、10月行情回顾

上证综指从10月10日3020.46点开盘,至10月24日收盘3128.41点,共累计上涨4.12%。上证50期指主力合约从10月10日2190.8点开盘,至10月24日收盘于2258.8点,共累计上涨3.83%。沪深300期指主力合约从10月10日3265.0点开盘,至10月24日收盘于3344.2点,共累计上涨3.03%。中证500期指主力合约从10月10日6348.8点开盘,至10月24日收盘于6471.4点,共累计上涨2.42%。

10月期指呈现单边上扬格局。国庆长假之后,期指跳空高开,一改节前阴霾。随后在向下跳空缺口和年线的压制下,期指呈现出横盘整理的走势。10月下旬,随着多头积蓄力量完毕,期指再度暴涨,沪指收复年线。





二、股票市场数据统计

10月期指大幅上扬,资源板块成为贡献指数最大的力量。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黑色商品市场走出大牛行情,煤炭,钢铁等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改善,使得股价节节攀升。而受到地产调控和房价回落的影响,地产股和银行股涨幅靠后。中小创在10月涨幅落后于主板市场,因此市盈率有所下探。从市场热度看,两融数据有所上升,说明市场投机力量在增强,而新增投资者保持稳定,说明场外资金并未入场,市场还没有出现狂热的征兆。





三、宏观经济和基本面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10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8%。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5%、6.1%、7.6%。第三产业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2.8%、39.5%,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上升2.3个百分点。GDP连续三个季度为6.7%,“L”型的底部企稳运行趋势非常明显。从分项看,基建和地产投资维持稳定;汽车销售火爆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较为繁荣;在去产能的政策下,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资源类企业经营状况大为改善。但展望未来,随着房地产调控,地产投资难以为继,预计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2016年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与上月持平,继续高于临界点。本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0.1,较8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离开收缩区间。分项看,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继续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为50.9%,虽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6%,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

2016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1%,较8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7%。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分行业看,9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大多数行业增速加快,尤其是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第三季度汽车销售持续超预期,加上新能源汽车政策推进,这些都给汽车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增长环境,汽车行业增长一并带动电子、化工等上下游的繁荣。

9月当月投资同比增长9%,增速比8月提高0.8个百分点,为近5个月最高,投资增速企稳回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在销售旺盛、房价上涨带动下加快增长,9月当月同比增长7.8%,增速比8月提高1.6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制造业投资9月当月同比增长5.3%,增速比8月提高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9月当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民间投资止跌企稳,说明社会资本对于宏观经济后市较为乐观。前9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7.9%,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8个月回落2.4和0.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整体看,2016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符合市场预期以及管理层的既定目标。从消费、投资和工业生产等分项看,多空因素交织。首先,作为经济增速的中流砥柱消费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其对GDP的贡献高达70%,特别是汽车消费火爆程度超出市场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加大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力度,目前看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不变,预计汽车行业将维持高景气。投资方面看,随着房地产价格在上半年的节节攀升,地产投资也随着回暖,但随着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地产投资增速反弹趋势难以延续。民间投资触底反弹却给市场带来惊喜,这说明社会资本对于宏观经济悲观的预期有所改善。工业方面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资源类企业大幅扭亏,但随着产量的下降,不少企业也收到较大的影响。此外,今年基建投资相对较小,对于相关制造业也有不小的影响。
目前我国处于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交替进行阶段,上半年楼市的火爆对于缓解下行经济压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地产火爆难以为继,后市投资增速需要基建加码。而随着地方债务置换的进行,预计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后市基建投资将有效对冲地产投资的下滑。工业方面,虽然整体经济整体较为萎靡,但是汽车行业一枝独秀,并带动上下游,使得实体经济并没有出现太糟糕的情况。

四、技术分析


期指10月呈现出强势反弹并突破压力的走势。国庆长假之后,期指高开高走,一举收复9月下旬下跌调整的失地。但随后在跳空缺口和年线的压力下进行横盘整理,并在B股大跌时顺势向下暴跌做出向下假突破后迅速回升,向上突破收复9月的向下跳空缺口并站稳年线。目前看,上方3140点有一定压力,因为一旦突破该点位,上方较大空间内没有阻力。因此预计多头将需要充分酝酿后择机向上突破。




五、未来行情展望和投资策略建议

10月中旬统计局公布了GDP,工业,投资等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数据,各项指标涨跌不一,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国内需求端有好转迹象,因而对于期指形成基本面的利好支撑。首先,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持平于前两季度,基本上确定了实现全年6.5%—7%经济增长的目标,符合市场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1%,较前值出现小幅回落。前9个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民间投资见底回升,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样出现回升,不过国庆节前后多个热点城市相继出现地产调控政策,影响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CPI同比涨幅为1.9%,依旧位于低位运行。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1%,结束了同比连续54个月下降的态势,自2012年3月以来首次由负转正,也印证了国内工业企业需求回暖以及去产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环比增加29%,,新增信贷当中房贷占比降低,M1-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至13.2%,说明实体企业实际融资需求在上升。宏观经济发布后,股指市场表现较为平淡,因为对于市场整体投资者来说,目前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宏观经济短期内不可能全面复苏,市场更为担忧的是风险。而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整体宏观经济维持稳定,这也给市场投资者吃了一个定心丸。基于上述宏观经济的判断,我们认为年度吃饭行情还将继续延续。

从走势看,沪指在经过连续拉升后技术上需要调整,特别是此轮上涨主要是依靠权重股,中小创跟随意愿不强。对面上方3140点的阻力位,多头暂时预计还需要耐心蓄势。目前来看,中小创此轮涨幅远远落后于权重股。而随着指数不断向上,市场热度提升,赚钱效应会吸引场外资金入场,成交量持续放量,这都为中小创补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操作上,前期盈利多单可以继续持有。空仓者可等待期指出现回调后逢低吸纳多单,品种选择上可侧重于中证500期指。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恒泰期货研究所制作,未获得恒泰期货有限公司的书面授权,任何人和单位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发布和复制。本报告基于本公司期货研究人员采用可信的公开资料和实地调研资料,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且本报告中的资料、建议、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任何担保。在恒泰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研究人员知情的范围内,恒泰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及其期货研究人员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产品不存在任何利害关系,同时提醒期货投资者,期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声明: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等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